在普通人的观念里,抽烟斗的应该是老人。
穷人抽斗,为的是价廉。马路上你随处可见捡烟蒂的老头,老头一手握一支细竹竿,竹竿的一头插有一枚钢针,就用针尖签住烟蒂,放入腰间的小布袋内,免除了频繁弯腰之累。他们将捡来的烟蒂去纸存丝,装入烟斗内过瘾。有一份固定工作,但又要拖老携幼的人,则买便宜的板烟丝抽。
有钱人抽斗,为的是享受和显摆,附庸风雅,竭尽奢华之能事。那时,国门紧闭,进口的烟斗和烟丝,要门路,出高价方能得到,时刻面临断草的局面。自然灾害那几年,在“黄牛”身上,不仅有粮票、布票、糕点券等,也有烟草可售。
这两种抽斗的人均为长者。你想,年轻的穷人羞于捡烟蒂;在经过了公私合营等一系列政策后,阔少已不多见,即便有,也都夹起了尾巴做人,怎敢招摇惹祸。
在大街上,你是看不到叼着斗的漫步者的,一如看不到鲜艳的服装和烫发。
产生烟斗属于老年人的观念的另一个原因是:抽烟斗需要安静的环境,放松的心情和空闲的时间。就时间而言,年轻人没有。大跃进,放卫星,年轻人日夜烧高炉炼钢铁;红卫兵急着大串联,工纠队忙着武斗。只剩老头才能抽抽烟斗,发发牢骚了。
自从国门打开,家家户户都有了大学生开始,世道变了。
年轻人有了学问,走出了国门,开了眼界,长了见识,马路上见了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也不再是里三圈外三圈地围观了。年轻人终于发现了并接受了烟斗文化,终于想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余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,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态。于是,烟斗便深得年轻人的欢心。
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,买一些心仪的烟斗,购一点中意的烟草已经影响不了基本的生活,成为了可能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,年轻人大都无需每月贴补父母生活费了,自己赚的钱也完全可以自由支配了,甚至个别的虽然已经老大不小,但依然还能得到父母的资助。
抽烟斗确实有养心养性之功效。从保存烟丝,保养烟斗,装草方式,抽斗技巧等一整套的路数来看,就很迷人了,更何况千姿百态的烟斗,个性十足,如今不正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吗?几百余种的烟草,也足够你琢磨一辈子的了不是?就这一发呀,恐怕就不可收拾喽。
年轻人总是好奇又好学的。年轻人抽斗,更为关注的是品味各种烟草的妙处,评点各派烟斗的优劣,这点与老年人有所不同。
如今的年轻人与几十年前的年轻人相比,更为成熟老成,思想也更为独立。
假如抽烟斗的应该是老年人这个观念是历史遗留的陈旧观念,那么,这个观念就该被如今大量抽烟斗的年轻人打破了。换言之,国内烟斗的逐渐盛行,正是由年轻人带动的。应该这样讲,烟斗文化的光大,靠的是年轻人,老年人更多的是把烟斗当作一种工具。
那么,当如今的年轻斗客成了老人后又会是怎样的呢?
答案或许是这样的:经过几十年的抽斗,玩斗,研究斗,那批老斗客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沉淀,成了真正的斗客,已经到了视斗而不见斗的境界。孜孜不倦,热衷探索的依然是年轻人。烟斗文化一代代的传承,带来一代代的繁荣。所以,烟斗是属于年轻人的。想要成为一个斗客,也只有从年轻时做起。